章三二五 新的工作 (第2/2页)
“三叔,我一直拿您当父亲,虽然皇上很严肃,但对我也很好。我心里并没有什么芥蒂,母亲也说过,一切都怪她。可作为儿子,我还是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李昭瑢想了一会,说道。
李君威把一个匣子放在茶桌上:“这里有你想知道的一切......。”
李昭瑢伸手去打开,却比李君威按住,他说道:“孩子,我想让你知道,事实是很残酷的。会打破你对你母亲的一切认知,甚至会动摇你要孝顺他的决心。
而从另一角度来说,你母亲做的那些措施,对不起很多人,但唯独对的起你。这个世界上,唯有你不应该怪她,但人是很复杂的,我觉得你会。”
“叔叔,我只是想知道,当年发生了什么而已。”李昭瑢说。
白歌却说:“昭瑢,不如就不看了,就当一切没发生过,不行吗?”
“不行。”
李君威点点头:“好吧,这东西,你只能看,不能拿走,也不能焚毁。等有一天,你的母亲寿元尽了,它才能随之消失。里面所有的事,已经过去了二十年,你母亲早就不是以前那个野心家了。”
说罢,李君威走出了茶室,而李昭瑢夫妻坐下来,共同打开了匣子。
匣子里是一本卷宗,封面就很醒目,上面有着血红的手印,并且写着绝密两个字。
打开之后,里面记录了迪丽古丽曾经犯下的罪孽,在生了李昭瑢后,于李君度的后宫中,害死多名妃妾和子嗣。后李君度建国,决定立长子李昭圭为太子,让李昭瑢回申京继承英王爵位,迪丽古丽曾经试图通过色诱裕王,让其说服李君度改变主意,却被李君威识破。
后李君威护送迪丽古丽与李昭瑢回国,经过叶尔羌汗国的时候,迪丽古丽设下阴谋,蛊惑叶尔羌汗国的两个王子,袭杀裕王,计划由此挑起叶尔羌汗国背叛帝国,投靠印度斯坦,然后让帝国与印度斯坦帝国进入战争状态,从而避免让李昭瑢返回申京,失去印度皇帝的继承权。
卷宗里,一桩桩一件件记录的非常详尽。而李昭瑢夫妻由不得不相信,因为这不是执法机构人员制作的卷宗,而是英王太妃迪丽古丽亲手所书的请罪表。
只不过,这请罪表一直被李君威押在手中,除了他与迪丽古丽,根本没有第二个人知道。而在卷宗里,还有几十个参与叶尔羌叛乱事件的官员将领,这些人也写明了罪过,按上了血手印,但这些人早就被处死了。
正如李君威所说,迪丽古丽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李昭瑢这个儿子。
李昭瑢看过后,沉默了许久,没有说什么,径直离开了。在门口,他遇到了李君威,李君威递给他一支烟,李昭瑢没有收,也就没有要和李君威谈谈的意思,他只是深深的鞠躬说:“多谢叔叔。”
虽然母亲被禁足自始至终是李君威的意思,因为其他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李昭瑢现在明白,是叔叔庇护了母亲,母亲当年的罪过,绝对不是禁足就可以放过的。
中秋之后,李君威正是结束了归国之后的休养,进入了工作状态,他依旧以理政王大臣的身份参与政务。只不过与以前不同,以前他分管外交和对外战略,与他关联的是负责外交的外交部和殖民地的海外事务部。
但是这一次,他的担子更重了,除了对外关系还要负责军队事务。
而李君威的第一个工作就是完成帝国在南洋地区的政治架构和外交战略制定。
南洋是一个很复杂的范围,在帝国的对外关系中,南洋单独属于一个大区。与之同地位的大区包括日本大区,这主要是日本名义上是一个国家,实际却有几十个拥有独立外交政策的藩国。
中南半岛大区,包括了缅甸、暹罗、安南、广南、南掌、真腊六个国家,而这六国全都是帝国的藩属国。
次大陆大区包括了印度斯坦帝国、莫卧儿帝国和马拉地帝国三个大国,还有一些小国家。中东大区则包括萨珊波斯、阿拉伯半岛、苏伊士等地,现在由绍杰负责。
大部分大区都有共同点,比如中南半岛全都是藩属关系,对日本虽然分属不同,但文化、政治相近。唯独南洋大区是特殊的,其政治环境相当复杂。
帝国经过六十年的移民开拓,已经在马来半岛、婆罗洲(加里曼丹),吕宋岛建立了行省,实行直接的统治,而在苏门答腊、爪哇岛、苏拉威西、马鲁古等地建立了绥靖区。
虽然叫绥靖区,但与理藩院没有关系,其军事管制需要的军官分别由海军和陆军提供,但到了中央一层,却是由外交部负责的。
而在南洋还有马打蓝苏丹国、苏禄苏丹国、亚奇苏丹国、巴厘岛王国、马京达瑙苏丹国、梭罗苏丹国(爪哇岛小国)等等十几个小国家。
这些国家也属于帝国的藩属体制,但很多太小,有一些受几个绥靖区控制,外交部是间接插手。
在过去几十年里,帝国在南洋没有什么成体系的外交政策,只能说顺其自然。因为在帝国击败荷兰,葡萄牙全面退出东方之后,这里就是帝国的势力范围的内层,欧洲国家长期不允许进入此地。
但是随着各国受帝国影响,民族主义逐渐觉醒,对外了解加深,越发不满这类被随意处置的现状。
而随着苏伊士运河的开通,欧洲国家的商船大量进入东方,在前两年还发生了几个欧洲商人在南洋地区建立一小块殖民地,统治长达七年才被发现的事情,几个商人对本国瞒着,对帝国也瞒着,占据了马鲁古一带的几个小岛,抓土著采集、种植香料。
现在日本对外贸易兴盛,也大规模向南洋地区探索,与马京达瑙苏丹国(位于今菲律宾南方的棉兰老岛)长期进行贸易,因为使用中文,一度被该国以为是帝国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