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章书院(二) (第1/2页)
杨坚父子大兴科举为的是什么,几乎天下皆知。
予寒门子弟开门路,纳天下之才为己用,就是科举的核心宗旨,而这里的寒门和后来的意思不同,指的就是寒门庶族,与平民百姓不沾边。
他们同样是贵族中的一员,只是在九品之外,是门阀世族的候补成员,在九品中正制盛行的那些年,他们一般都是官吏中的吏员。
皇帝眼见门阀世族把控朝政,越来越是危险,便利用科举制度来打破贵族们对权力和各种资源的掌控。
科举制度针对的就是门阀世族,更针对的是察举选材之制,利用庶族来制衡门阀,利用科举来摒除察举之弊。
而科举并非杨坚首创,差不多应该是在南陈就有了苗头,南梁时更为明显一些,直到杨坚一统天下,开始高举科举之旗帜,杨广继之,可惜隋末战乱使这一切戛然而止。
封德彝在开皇年间便已开始入朝为官,几乎旁观了科举制度兴衰的全过程,其中激烈而又险恶的斗争,并不比争夺帝位差上一丝一毫,甚至犹有过之。
比如说开皇名臣高熲,他就是察举制度的最坚定的支持者,同时他最为出名的就是荐举了很多有才能的贤才入朝,也变相的说明了他是察举制度的受益者。
作为太子杨勇的老师,杨勇自然而然的便也在选材制度上面站在了老师的一边。
而杨广和杨素两人都是科举制的支持者,虽然这会得罪很多大贵族,却也得到了文帝杨坚的青眼。
最终杨素斗倒了高熲,杨广取杨勇而代之,你说这是不是隐约便有选材之制的斗争的影子在里面?
那是一场皇帝和门阀世族们的战争,持续的时间长达数十年之久,最终以隋末战乱收尾。
这种朝廷大政的争议几乎渗透进了朝廷政争的每一个角落,影响到了无数人的仕途和身家性命。
像杨勇,高熲那样的人物皆不能免,太子,权臣之争,都要涉及于此,封德彝只要稍微想一想,便不寒而栗。
封德彝心里叹息了一声,雄心勃勃的帝王好像都喜欢做这样的事情,争议越大,他们便做的越起劲,只是连累了他这样“忠心耿耿”的臣下啊。
李破瞧着他,像是看透了他的心思,笑道:“以何立世?书院书院,那自然是以书多而闻名嘛……李世民的文学馆,一座藏书楼,几间静室也就有了,朕建个书院还需费何周章?
依卿的意思,还招不到人入内读书?若是那般,岂非丢脸的很了?嘿嘿,帝王的面皮掉在地上,长安中很多人会吃不下去饭的……”
话中透出了些阴森之意,封德彝反而心安了许多,这倒是的,只不过是间书院而已,又是皇家督建,还真不愁人们不闻讯而来。
至于科举,察举之争议,现在说来还为时尚早,这应该只是做些准备,或者是试探之举,不算什么,毕竟做的如此之隐晦……
做好了心理建设,封德彝心说,俺也这么大年纪了,您能不能让咱少经些风浪?上次折冲府设学堂的事情,就惹得很多人不高兴了,这次又要去整饬国子,建什么书院,唉……还真是能者多劳啊。
……………………………………
事情也就这么说定了,国子监原归太常寺和少府共管,后来在大业年间独立了出来,人也多了不少,但重要性好像却不如开皇年间了。
也正是在大业年间,国子寺成为了国子监,其中教授的学科为国子学,太学,书学,算学,四门学五类,算是朝廷培育贤才的一个机构。
这在李破看来其实很无谓,一个国子监一年招收数百人入读,十年也才数千人,几乎全被贵族所垄断,和后来的教育机构比都没法比。
可以说,自秦汉一直到如今,国朝的教育事业并没有太大的发展,知识垄断的现象反而越演越烈。
就说跟他起家的那些人吧,里面有九成都是文盲,连个大字都不会写,剩下的一成还有九成是识字,但没读过几本书的。
后来进了晋阳才算有所改观,因为晋地的门阀中人终于纷纷来到了他的面前,又有王裴这样的世族门阀加入其中,即便如此,他还是能时常感受到人才的匮缺。
到了长安,人才终于算是多了起来,隐约看到了些竞争,可照着后来还是差的远了……没有竞争,哪有进步?
这是自古以来颠簸不破的道理,所以必须在选材上下工夫,只是天下还乱着,不好大张旗鼓,只能试试探探的小打小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